圖:東航全面推進天府國際機場建設
當前,國內民航市場的恢復勢頭強勁。作為國有三大航空公司之一的東航,東航國內航班量正在穩步上升。全球前十大航企中,東航的主要運營數據是表現最好、韌性最強的,年底有望恢復到90%。2021年,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即將投入運營,東航正全力推進有關建設,加快復工復產,積極做好“六穩”、落實“六保”。
國家戰略布局加持 東航在成都按下“快進鍵”
2020年5月17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《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》,意見中明確支持四川發揮綜合優勢,打造內陸開放高地和開發開放樞紐,鼓勵成都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。在“一帶一路”、新一輪西部大開發、西部陸海新通道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多重機遇疊加下,承東啟西、聯通歐亞的成都,正加快向世界城市邁進的步伐。
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國家“十三五”規劃中建設的我國最大的民用運輸樞紐機場項目,其功能定位為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。2021年,天府國際機場將建成投運,成都將成為西部地區首個邁入“兩場一體”運營新格局的城市。
東航與國航、川航、祥鵬航空,同為國家批復在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基地的航空公司。目前,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東航項目復工復產的三個板塊項目(生產輔助區、機務維修區、航食生產區)和各項運營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。
豐富“兩場作戰”經驗 東航在成都將進入“一市兩場”運營體系
目前,東航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經營有成都至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、昆明、杭州、武漢、南京等主力干線,并成功打造出一條業內具較強影響力與競爭力的“蓉滬快線”,“蓉滬快線”實現搭乘“公交式”的空中專線暢游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。
2021年即將投用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,將與雙流國際機場形成“一市兩場”。預計到2025年,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年航班量達到41萬架次,旅客吞吐量5600萬人次。
深交互 提速度 后疫情時代“新基建”成為新動能
民航業面臨國內市場與不斷延伸的高鐵路網大量重疊的市場變局,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,不得不面臨未來旅客值機習慣的重新構建,東航也在致力探索包含信息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、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“新基建”的新動力源。東航將以央企之姿,勇挑責任擔當大梁,發揮國民經濟“穩定器”“壓艙石”作用,積極復工復產,防疫保供應,穩定產業鏈;專注改革發展,壯大新動能。東航致力于信息化手段、利用線上線下平臺打造“無接觸”一站式服務。是隨著互聯網浪潮一同洶涌向前,東航成為閃亮“弄潮兒”的關鍵一環。
來源:民航資源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