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培養目標
本專業培養理想信念堅定,德、智、體、美、勞全面發展,具有一定的科學文化水平,良好的人文素養、職業道德和創新意識,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;掌握本專業知識和技術技能,面向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從事計算機軟件工程、計算機程序設計、計算機軟件測試、人工智能工程技術、大數據工程技術等職業,能夠從事軟件開發、軟件測試、軟件編碼、軟件技術支持、Web前端開發、人工智能系統開發、大數據處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。
02課程設置
專業基礎課程:
靜態網頁設計與制作、數據庫原理、C 語言程序設計、數據結構、計算機網絡基礎、計算機專業英語等課程。
專業核心課程:
Java 程序設計、MySQL 數據庫、HTML5+CSS3 Web前端開發技術、Python程序設計、JavaScript程序設計、軟件測試技術、Javaee企業級應用開發課程。
專業拓展課程:
軟件項目管理、UML建模與設計模式、UI設計基礎、C#程序設計、人工智能技術、大數據技術等課程。
03實訓設備
校內實訓室:
實訓室名稱 | 主要設備名稱 | 主要實訓內容 |
程序設計實訓室 | 多媒體計算機 | 程序設計實訓室 |
數據庫技術實訓室 | 多媒體計算機 | 數據庫技術實訓室 |
項目實訓管理系統實訓室 | 多媒體計算機、系統軟件 | 項目實訓管理(角色分配、項目計劃制定、文檔管理、軟件缺陷管理、研發需求和質量管理、流程審批等) |
校外實訓基地:
具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基地,能夠提供軟件開發、軟件測試、前端設計、客戶服務等相關實習崗位,實訓設施齊備,能涵蓋當前軟件行業發展的主流技術,可接納一定規模的學生實習;能夠配備相應數量的指導教師對學生實習進行指導和管理;有保證實習生日常工作、學習、生活的規章制度。
04職業證書
為了本專業學生更好地提升職業適應能力,學校推行了書證融通,即學生在校期間,將職業能力所需知識與技能和專業課程相融合,同時可通過參加各項技能訓練,獲取相應證書,在校期間可考取計算機等級證書、計算機技術與軟件技術資格(水平)證書、全國信息化工程師證、數據庫系統工程師證、大學英語等級證書、普通話證書等。
05就業面向及保障
本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面向國內或國際IT公司、政府、企事業等單位,從事Web應用軟件、桌面應用軟件、移動設備軟件的設計和開發、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、應用和維護等工作。
學校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安置工作,為畢業生提供2年就業跟蹤服務,做好企業與學生間溝通的橋梁,提升學生就業能力,助力學生職場轉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