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,信息與技術學院"走出網絡、走進書香"讀書薈活動于4月23日午后在學校蓮花圖書館溫暖啟幕。學院領導、教師代表與學生圍坐一堂,在春日的暖陽中共赴一場思想盛宴,以獨特的方式詮釋"讀書不覺已春深"的詩意境界。
"你有多久沒有被一本書真正打動?"活動在竇麗娜院長充滿哲思的提問中拉開帷幕。當《平凡的世界》的書頁聲在空氣中輕輕響起,教師動情講述孫少平的奮斗故事,濕潤的眼眶傳遞著文字的力量;《小王子》中的玫瑰寓言,詮釋成長路上關于愛與責任的領悟。這些跨越代際的閱讀記憶,在落地窗前投下斑駁的光影,織就一幅動人的書香畫卷。
在主題分享環節,教師代表張月老師以《高等教育學》為引,結合二十年從教心路,帶領師生重識教育本質:"當我們談論教學,實則在探討如何喚醒靈魂的共鳴。"其精辟見解引發陣陣掌聲。學生代表黃磊另辟蹊徑,借《西西弗神話》叩問生命價值:"攀登的意義不在于征服山巔,而在于腳步丈量的每一寸土地。正如閱讀,我們在思想的曠野追尋他人的足跡,卻在字里行間遇見更好的自己。"這番充滿哲思的分享,為現場注入青春特有的銳氣與鋒芒。
自由討論環節掀起思維風暴,師生圍繞“數字化時代,紙質書是否會被取代”“如何平衡專業書與課外書閱讀”等時代命題,展開智慧交鋒。既有對技術變革的理性思辨,也有對紙質書墨香的深情告白,觀點碰撞間閃現的思維火花,映照著求知者眼中的光芒。
活動尾聲,何秋釗副校長將鐫刻著學院精神的定制書簽贈予師生,宣告"走進圖書館計劃"全面啟動。該計劃包含三大書香工程:每月發布的"師生共讀榜"將構建知識共享網絡,戶外讀書薈打造移動文化空間,書評大賽則搭建思想交鋒平臺。在場師生鄭相約以月為周期開展深度閱讀,讓文字的力量滋養精神沃土。
據悉,本次讀書薈是信息與技術學院"書香校園"建設的重要一環。正如活動墻上"閱讀是隨身攜帶的避難所"的燙金標語所昭示,學院將持續推進讀書角建設、名師導讀會、數字閱讀沙龍等特色項目,讓圖書館不僅是藏書樓,更成為孕育創新思維的孵化器,讓每個清晨的瑯瑯書聲,奏響青春最美的樂章。
